第(1/3)页 鸿运茶楼。 襄平一十二家镖行组成的镖行会,今儿包了鸿运茶楼。 跑江湖的人各有各的门道,各有各的营生。 生逢乱世,镖局兴盛。 钱多,眼红的人也多。 若是没有节制的开下去,鱼龙混杂,良莠不齐。 镖局的名声便也就败了。 于是,出于多方考量。 实力最为强大的十二家镖行,便联合组成了镖行会。 若是谁想在此地立足,开镖行,便要征得他们的同意。 否则这生意便做不下去。 这些年,不少人想在襄平立足却都失败了。 已经有两年多,没人再提开镖行的事情了。 偏偏这个冬天,有一个人带着一匹马,来到了襄平城。 自顾自地订了一个匾额,便要开镖局。 李长寿和小女童来到了茶楼。 来之前,嘱咐她不要在人前变作狐狸的样子。 小女童还没有习惯人的形态,不过一想到有糕点吃,头点的像是捣蒜。 茶楼二楼,外面飘着鹅毛大雪。 屋内火炉热气腾腾,茶香四溢。 一十二家镖行的东家都在这儿了。 “见过诸位东家。”李长寿一抱拳。 小女童有样学样,也笨拙地抱了抱拳。 正中间的一人,六十多岁左右,发白的胡子,戴着羊皮帽。 乃是襄平镖行会公认的镖头,王开阳。 早年间从军,凭借着勇武,很快在战场上混出了名头。 当时军中培养武者。 经过层层筛选,最终他成为了幸运儿之一。 服下了那极为珍贵的开脉丹,踏入武道。 到了五十多岁,入了武道第三境感知。 练通周身窍穴,真气渗透肉体。 只是能成为军中武者,可并不意味着一步登天。 一次大战之中,王开阳身受重伤。 武道之途,便也算是到了尽头。 对于受了伤的军中武者,军中自有安排,待遇优厚。 然而,王开阳并没有选择留在军中。 而是带着军饷,回了老家置地买房。 他家中本就是做镖局行当的,只不过后来没落了。 王开阳重振旗鼓,靠着一身本事振了王家镖局,一直到今天。 “李镖师打哪儿来?” 这口自然由王开阳先开。 “西北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