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七十三章:中苏交易(求订阅!)-《抗日之铁血兵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仅仅四个月后,中苏代表又商定年息3的第二笔5000万美元的贷款,分5年偿还。1939年6月13日军,中苏代表再次商定年息与前两次相同的第三笔1.5亿美元的贷款,分10年偿还。

    1940年,苏联又向中国提供总数为2亿美元的两笔贷款。苏联除了以贷款的形式援助国民政府抗战以外,还向中国提供大批军用物资。

    据国民政府方面的统计,在1937年到1941年中国抗战的5年里,中国向苏联购买了各类飞机904架,其中轻重轰炸机318架,坦克82辆,汽车1526辆,牵引车24辆,各类大炮1190门,轻重机关枪9720挺,步枪5万枝,步枪子弹16700多万发,机枪子弹1700多万发,炸弹31100颗,炮弹187万多发,以及飞机发动机及全套备用零件,汽油等军火物资。

    苏联除了以军用物资援助中国以外,还派出一批军事顾问和军事专家,帮助中方军队的训练,并且直接派遣空军志愿队与中国空军并肩作战。先后来华参战的苏联空军志愿队人员有2000多人,他们参加了保卫南京、武汉、南昌、重庆、成都、兰州等城市的空战,还多次出动轰炸机轰炸日军的机场、车站、港口、仓库、舰船等军事目标。

    据统计,苏联志愿队在华期间共参加了20多次重大战役,仅1938年即击落日军飞机100余架,炸沉日本舰船70余艘。在作战中,苏联空军志愿队人员有200多人在中国牺牲。

    可以说马铮与苏联之间既存在合作的基础又存在合作的条件,马铮手里有苏联人需要的青霉素,而苏联人手里则是有马铮需要的石油,只要国民政府那边不横加阻挠,马铮相信这个生意双方是可以做的。

    国民政府对于苏联援助延安方面确实看得很重要,在中苏两国签订协议中曾明确规定苏联方面不能随意资助延安,不然的话双方便失去了合作的基础和可能。

    不过现在苏联只不过是应华夏公司的委托,将货款以工业产品的形式支付给马铮所部,想必国民政府应该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反应。

    而这次马铮在战斗结束之后没有在第一时间随军舰返回山东,除了要迷惑日军之外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苏联方面发来秘密电报称,他们准备的第一笔物资已经到了蒙古边界城市扎门乌德,需要马铮所部派人来接收。

    行走在二连浩特的大街上,马铮颇多感慨,这座北方边陲小城他后世来过不下五次,每一次来都是有重大的军事行动,所以对这里还是比较熟悉的。

    同后是那个北方边陲第一城相比,现在的二连实在是太荒凉太小了,此时的二连常住人口不足三千人,连一个镇都算不上,这也是中日双方为何没有争夺这里的原因。
    第(2/3)页